来源:腾氏水产商务网 时间:2025-10-24 16:17:52 查看:
继2023年海南工厂顺利投产后,时隔仅两年,粤海饲料集团再落关键一子——安徽新厂正式投产,与浙江、江苏两地工厂形成“黄金三角”格局,进一步扩大集团在华东覆盖版图。
从湖南、湖北到海南、安徽,粤海饲料新厂接连落地投产,这不仅彰显了集团高效稳健的产能扩张节奏,更充分展现出其深耕核心养殖区、强化区域联动的战略决心。
在华东这片水产养殖的热土上,三大工厂协同联动、辐射周边,凭借密集的产能网络、强悍的产品力与高效的服务响应,为粤海构筑起一道难以逾越的市场护城河。

安徽新增10万吨产能,剑指华东市场新格局
2025年10月18日,安徽粤海饲料有限公司(简称“安徽粤海”)开业庆典在安徽省繁昌区隆重举行。庆典在激昂的锣鼓声中拉开帷幕,粤海饲料集团董事长郑石轩携集团高管团队,与来自江浙沪皖鲁赣地区的优秀经销商、规模养殖场代表共430多人,共同见证这一里程碑时刻。
据悉,安徽粤海总投资1.7亿元,占地60余亩,拥有2条时产10吨的膨化料生产线,1条时产5吨的对虾料生产线,设计年产能突破10万吨。其主导产品包括“粤海”、“海轩”系列的对虾料、鲈鱼料、黄颡鱼料、小龙虾料及螃蟹料等,将全面覆盖华东与华中市场。

粤海饲料集团董事长郑石轩在庆典上回顾了集团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他表示,粤海已在全国重点养殖区域完成生产基地布局,形成了品类齐全的水产饲料产品线与配套完善的产业链服务。他特别强调,粤海的每一个新工厂都是一次创新与突破,而安徽粤海更是集现代水产生产技术与工艺之大成者,其产品外观与使用效果均致力于引领行业。
郑石轩还对安徽团队与客户伙伴给予了高度评价,称赞安徽团队是一支充满冲劲、专业敬业、凝聚力强的优秀队伍,而安徽粤海的客户中不乏行业领军人物,拥有多个万吨级、数十个千吨级及众多百吨级客户,他们是推动水产养殖业向前发展的中坚力量。

集团副总裁兼安徽粤海总经理黎春昶在致辞中强调,安徽粤海是粤海深耕华东市场的关键一步。这不仅是建立了一个现代化的生产基地,更是为华东地区的养殖户构建了坚实的产业后盾。他指出,随着安徽工厂的启动,粤海在浙江、江苏、安徽构成的“黄金三角”产能布局正式成型,显著提升粤海在300公里服务半径内的市场响应速度与服务能力。
展望未来,黎春昶明确了安徽粤海的三大发展路径:其一,聚焦特种水产饲料,重点发力白虾、加州鲈、黄颡鱼、罗氏沼虾、甲鱼等高价值品种;其二,积极推动养殖模式升级,把握安徽省大水面养殖机遇,大力推广膨化料与功能性饲料;其三,构建全方位服务生态,通过技术团队下沉,将服务送至塘头,并推动“粤海村”创富工程,整合种苗、动保、流通等全产业链资源,助力养殖户实现“养得好”与“卖得好”。

繁昌区政府副区长,繁昌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桂仁章莅临现场并表示祝贺。他指出,安徽粤海项目的成功落地,不仅体现了粤海饲料集团布局长三角、开拓新增长赛道的战略眼光,也是对繁昌区产业环境与发展潜力的高度认可,必将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优秀客户代表发言

剪彩仪式

醒狮点睛


芜湖市繁昌区副区长、繁昌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桂仁章,苏州大学教授叶元土,宁波大学教授周岐存,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胡超群,安徽省饲料与健康养殖行业协会秘书长程玉冰等嘉宾,粤海饲料各董事、高管、华东各分公司负责人出席活动。
黎春昶:以“价值”赢市场,重塑区域竞争力
庆典结束后,集团副总裁兼安徽粤海总经理黎春昶先生接受了腾氏水产商务网的独家专访,进一步阐述了安徽粤海的战略规划。
腾氏水产商务网:粤海饲料在华东地区已有江苏粤海等生产基地,此次安徽新厂的正式投产,在集团华东市场的整体版图中,承担着怎样的战略角色?
黎春昶:目前我们已在浙江、江苏布局工厂,安徽新厂的投产,进一步完善粤海在华东区域的产能布局,成功填补了安徽市场空白。安徽工厂的辐射范围不仅涵盖本省,还能有效延伸至江西、河南等周边省份,300公里服务半径内均可高效覆盖。它与浙江、江苏工厂共同构建起稳固的“铁三角”格局,显著提升区域协同效能与市场渗透力。
此外,早在2022年,我们便开始组建安徽销售与服务团队,目前团队规模已发展至30多人。这支队伍将成为安徽工厂的重要储备力量与销量基础。随着新厂投产,饲料供应更及时,发货响应速度显著提升,能够大幅缩短产品交付周期,进一步提升客户满意度。
腾氏水产商务网:在您看来,当前安徽水产养殖市场最显著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安徽粤海又该如何把握这些新机遇?
黎春昶:安徽地处长三角,水产资源丰富,具备天然的区位优势。但目前池塘基础设施仍相对薄弱,养殖模式多以粗放式、低密度为主。近年来,随着浙江、上海等地区部分养殖区域退养还耕,不少具备先进理念与模式的养殖户来到安徽开辟新塘;同时,安徽本土养殖群体的观念也在不断升级,正逐步向集约化、设施化和现代化渔业转型。
另一方面,安徽政府正积极推动特种水产养殖,如加州鲈、黄颡鱼、甲鱼、罗氏沼虾等品种近年来快速兴起,养殖规模持续扩大。特别是甲鱼养殖产业发展迅猛,安徽甲鱼料市场容量已突破15万吨,且正处于从粉料到膨化料的关键转型阶段。这一水产养殖结构的升级,为饲料市场带来了新的增长动能。
粤海在特种水产饲料领域已有超过30年的技术积淀,具备显著技术优势。今年集团全面推进“三高三低”技术战略,我们推出的低蛋白高效饲料在加州鲈等特种品种中的养殖效果表现优异,处于行业前列。而安徽的特种水产养殖尚处起步阶段,饲料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部分产品甚至存在原料造假等问题,直接制约养殖效益。
近两三年来,我们凭借过硬的产品力和专业的技术服务,赢得了越来越多特种养殖户的信任。以加州鲈为例,我们已与芜湖、铜陵、池州等地的多个大型养殖户和养殖基地建立深度合作。在甲鱼料市场,我们整合了行业顶尖的配方师与营销精英,全力开拓膨化料市场。今后,我们将继续聚焦加州鲈、罗氏沼虾、甲鱼等高潜力品种,同时重点发力大水面膨化料市场。

腾氏水产商务网:安徽本地已有一些成熟的饲料品牌,安徽粤海将凭借哪些核心竞争力来进一步拓展市场?又如何确保新产能得到高效释放?
黎春昶:首先,我们坚持聚焦特种料和高端料市场定位。以小龙虾饲料为例,我们不参与低价竞争,而是坚守“高品质”路线,在饲料系数、生长速度、成活率等关键指标上持续保持稳定领先,让用户真切感受到“粤海品质”所带来的高价值与高回报。

其次,安徽新厂单线产能规模大、能耗低,目前已建成2条时产10吨的膨化料生产线和1条时产5吨的虾料生产线。我们根据养殖品种与季节特点科学排产,确保产能高效利用。在管理上,我们推行“扁平化”管理模式,团队精简高效,从而有效降低生产与管理成本。
在团队建设方面,我们通过定期培训与行业招募,打造出一支专业能力扎实的营销服务队伍。他们深入塘头一线,为用户提供全程养殖规划指导,引导其走向高效养殖之路。同时,我们积极培育标杆示范户,设立粤海技术服务站,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推广先进养殖技术与模式,持续增强市场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