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腾氏水产商务网 时间:2025-07-31 09:04:00 查看:
上海诺立水产•江苏如东直营店
导语:经济寒冬,养殖微利,越来越多的水产企业把未来押注到“直营店”上。
2025年7月25日,首个“上海诺立水产•江苏如东直营店”正式开业,当地近500名养殖户来捧场。
众所周知,如东是华东养虾的制高点,会议最多,厂家也最集中,养殖户也见惯了大场面。一个企业直营店开业,能吸引这么多养殖户,诺立这几年在一线沉淀的品牌和口碑可见一斑。
许多人认为,直营店模式是厂家与经销商的一场生存博弈,但张超从不这样看。
“我们是要给这些正在挣扎、转型中的代理商朋友,搭一个“组织进化的出口”。未来的养殖市场竞争只会更卷,纯靠卖货的经销商会越来越难活,我们愿意共同把门店打造成一个平台、一个入口、一个事业合伙人模式。”张超说。
这是诺立为未来“千城万店”计划打下的样板,更是为了帮1万个有志之人创业圆梦,为10万名养殖户搭建一个“有温度的技术家园”。
诺立(上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超
诺立直营店,只建一家——为“千城万店”的联营打造复制模型
腾氏水产商务网:此次在如东设立直营店,是诺立在江苏市场的重要动作。背后有哪些战略考量?为何强调“不再开更多直营店”?
张超:直营店这个动作,在诺立内部的定义并不是扩张模式的开始。我们更愿意把它视为一个“场景原型”——在如东,我们试图构建一个足够贴近用户、贴近服务、也贴近行业现实的交互模型。
从调研来看,当前渠道生态已极不稳定。传统意义上的经销商群体,在缺乏技术、缺乏持续服务能力的情况下,正在被市场边缘化。而我们也不认为直营店是一个可快速复制的路径,它成本高、依赖强执行团队,尤其在广袤复杂的县乡市场,不具普遍性。
所以我们选择“联营”模式,核心理念是去帮助那些真正愿意下沉服务、愿意成为区域用户依靠的那部分人——无论是经销商、厂家技术员,还是有志愿创业的养殖人——我们给他们平台、资源与组织支持,共同开门店。换句话说,我们不是要从经销商手中“收权”,而是要重新组织有能力、有志气的人做更有价值的事。
腾氏水产商务网:在动保行业,“直营门店”已经成为某种趋势,您怎么看这种趋势的价值与局限?
张超:直营店的意义,在我看来绝不是渠道触达那么简单。我们设立这家门店,不是为了卖更多产品,而是为了验证一个判断:我们是否可以在当前高度碎片化的养殖环境中,建立起一种新型的“服务信任场域”。
我们不再以销售为核心驱动,而是建立一种更长效、更松弛的关系。比如我们在门店组织的分享会,不讲产品,只谈技术、交流经验。这种交流是去商业目的化的,我们希望创造一个环境,让用户觉得“来到门店不是为了被推销,而是可以真正放松地交谈”。
这其实是一种非常本质的情绪价值交付。在微利甚至亏损养殖成为常态的今天,产品不是稀缺物,信任才是。
组织的升级,要从“教育用户”转向“连接用户”
腾氏水产商务网:从商业角度看,直营门店是否能为动保企业带来利润上的缓冲?
张超:如果从短期ROI的角度衡量,直营门店并不是一个利润工具,甚至可能是成本负担。但从长期看,它的价值在于我们是否能建立起一种“去商业化”的组织逻辑。
通常来说,传统的门店会议,往往以“教育用户”为核心——告诉养殖户该用什么产品、怎么使用。而在诺立,我们更看重的是“连接用户”之间的真实经验流动。我们关心的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他们成功了?失败时又踩了哪些坑?此时,技术员的角色也发生了转变——不再是讲台上的“老师”,而是圆桌中的“同行者”。
我们不仅提供产品,更希望成为用户的“养虾管家”。未来,每一家诺立门店,都是一个开放的“技术驿站”:
•遇到虾病,我们有驻店技术员提供7×24小时快速响应;
•想提升效益,我们有专家团队为用户量身定制养殖解决方案;
•就算只是闲下来,我们也欢迎养殖朋友进店歇歇脚、喝杯茶、聊聊天,谈谈养虾,也谈谈心。
我们要做的,是水产界的“胖东来”——不仅用极致的产品、贴心的服务,让养虾更省心、赚钱更安心;更重要的是,在这个门店里,养殖朋友能感受到理解与尊重,有问题有人回应,有压力有人分担。这里不是一个卖产品的地方,而是一个真正懂养虾人的“第二个家”——哪怕只是来坐一坐,也能找到情绪的出口、彼此的支持和前行的力量。
腾氏水产商务网:您如何看待当前小棚虾模式下的养殖行情与盈利能力?在微利养殖时代下,养殖户最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诺立将如何帮助养殖户实现“低成本养大虾”?
张超:如东小棚模式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技术成熟、密度提升,单位面积产量已处于全球领先水平。但今年的行情确实压力较大,一方面是消费疲软,终端市场承压,虾价始终提不上去;另一方面是“产能释放”过快,供需矛盾突出,进入了一个典型的微利甚至亏损周期。
微利时代,养殖户要想保本甚至盈利,前提是:每一塘虾都能顺利养成,不能出大问题。
现在养虾,往往被搞得太复杂。市场上产品繁多,养殖户东一个西一个地在用,但到底有没有用?是否真正解决了池塘里的问题?很多人其实心里没底。说得直白一点,大量投入的,只是“安慰剂”,是看到别人怎么做,自己也照着做,陷入了盲目模仿。
在我看来,关键不是“用多少产品”,而是“看清本质问题”。
养虾这件事,其实说到底很简单——
• 从机体上讲,就是三件事:多活、少死、快长;
• 从水体上讲,也就是两点:稳水、稳底,再加上充足的溶氧。
诺立要做的,是把真正专业的技术员请到塘口第一线,陪养殖户“面对面”识别问题——什么该用、什么不该用,当场判断、当场指导。有效的绝不省,不必要的坚决不花。
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减法式”的技术服务,为养殖户节省成本、降低失误率,让他们更稳地养出虾、更大概率地实现盈利。这才是我们认为的“低成本养大虾”。
未来三年,诺立要做三件事
腾氏水产商务网:您对未来中国南美白对虾养殖的发展趋势有何预判?上海诺立将在技术与组织上做出哪些前瞻性布局与突破?
张超:未来2到3年,中国南美白对虾产业依然具备增长空间,但必须迎接一轮“结构性升级”。
首先,出口端是有机会的。从国际市场来看,白虾仍是全球消费的大宗品类,但国内要想在出口上取得突破,就必须推动产品端的转型,比如即食化。
其次,国内市场变化更大。消费端在降级,产业端要升级,这是一个反差极大的命题。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判断两个方向必须做前置投入:
一是设备智能化。我们将把精力投入到智能养殖设备的研发与应用上。
二是门店体验化,构建“信任场”。我们要把传统的“药店”变成真正的体验中心、服务场、信任空间。养殖户可以来门店休息、交流、学习,也可以来测试水样、问诊虾病,或者参与技术沙龙,建立“有温度”的关系纽带。不是单纯卖产品,而是成为他们的“养虾顾问”“情绪港湾”。
最终,我们的所有服务体系,都会落地到一个核心场景上:一线塘口。
只有技术人员长期蹲守塘口,现场解决问题,才能真正建立企业与用户之间的信任闭环。门店只是连接的入口,解决问题才是价值的兑现。
腾氏水产商务网:这次上海诺立水产•江苏如东直营店开业,也是一次“组织创新”的起点。您希望借助这一动作向全国释放哪些信号?
张超:我们希望通过它向全国的合作伙伴传递一个信号:诺立未来要干“千城万店”,但我们不是自己单干,我们要联合全国的代理商一起干,走联营共创的路子。
很多人对直营有误解,认为直营是绕过经销商、抢代理的饭碗。但我们正好相反,我们是要给这些正在挣扎、转型中的代理商朋友,搭一个“组织进化的出口”。未来的养殖市场竞争只会更卷,纯靠卖货的经销商会越来越难活,我们愿意共同把门店打造成一个平台、一个入口、一个事业合伙人模式。
我们有两个具体目标:
•第一,帮助1万个有志代理商或有梦想人士实现转型或者梦想成真,走进服务型组织轨道;
•第二,帮助10万名养殖户,成功养虾,真正做到“年入百万不是梦”。
这不是喊口号,是我们的承诺。我们坚信,诺立的千城万店会越开越多,但我们“做真产品、守真心、帮真人”的初心,永远不会变。
结语:组织信仰,胜过一切短期策略
从“直营门店”到“梦想学堂”,再到面向未来的“千城万店”,诺立推动的,不是一次简单的渠道下沉,而是一场深层次的产业组织革新。这是一种更具系统性的跃迁:围绕技术信任的再构建,围绕服务型组织的再定义,也围绕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塑。
对诺立而言,真正穿越周期的,不是一款产品或一个策略,而是组织力的凝聚、连接力的延展、情绪价值的兑现。
这,正是诺立正在全力以赴完成的那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