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王炸!79天27头/斤,33张棚出虾52800斤,料比低至1.18!| 品质粤海

来源:腾氏水产商务网 时间:2024-06-14 11:34:15 查看:

不同于2022年到2023年初火热的开棚场面,如今华南的小棚虾产业,已逐步回归理性,不管是园区开发商,还是承租的养殖业者,在逐步熟悉场地、土壤、水源及气候后,对养殖流程管理及细节,都有了更为清晰的判断和选择。


以粤西地区为例,小棚养殖户在苗、料、动保甚至是出虾上,稳妥起见,基本都习惯使用以往在其他地区使用的品牌和方式,其他品牌想要切入,势必要投入更多努力,伺机而动,在产品和服务上去做加分。


而对原有品牌而言,企业尤其是饲企,在其间的运作也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因为小棚养殖户在经过1-2季的养殖后,如出现效果不理念,会选择马上换掉品牌,不给企业试错的机会。


起虾是饲企的一面照妖镜,长速、成活率在其面前无所遁形。经过几季的养殖,而今,在湛江的小棚料市场上,基本只剩下五大饲企交互博弈,以产品和服务,真刀实枪地近身肉搏。


40439efee239057149855f6d34856118.jpg


今年的端午前后,粤西地区的小棚春茬虾也到了收获季。相比2023年春季适宜的气候和高位行情,今年的春虾,可谓多灾多难。


毫不夸张地说,这一季每一尾能长大上市的虾,都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养殖前期的孢子虫,养殖后期虹彩病毒,还有养殖中后期长达一个多月的连绵降雨,掉苗、爆棚、倒灌等问题层出不穷。据估算,今年粤西的小棚,成功的棚只有40%左右,这犹如一大盆冷水兜头浇下,嘘唏四起。


雪上加霜的是,虾价也在低位徘徊。6月8日,在湛江雷州,27头的棚虾水车价不到18元/斤。气候影响+虾价低迷,导致养殖失利,亏损者众,部分保本,能盈利的养殖户只有10%左右。


为了确切明晰粤西目前小棚虾的养殖情况,笔者于6月8日前往湛江雷州乌石实地了解。


c7a018cf907652f2abcc50086a969a84.jpg


79天规格27头/斤,均产1600斤/棚,料比低至1.18


地处粤西的乌石小棚园区,也没能逃脱冷热交替和大量长时降水的魔爪,一个园区20多户养户,盈利者寥寥,有的甚至一组棚(36张),爆掉了20多张。不过,在如此严峻的情况下,依然有养殖户凭借着独有的养殖手法和细节管理,成功盈利。


当天上午10点,随着水车的到来,园区黎老板的3张棚,也开始了这一天紧锣密鼓的起虾工作。


b92be407d794431ba5b5234064a41894.jpg

雷州乌石小鹏养殖户黎老板虾棚前留影


据了解,黎老板六十开外,湖北咸宁人,之前在江苏如东养殖小棚。在2022年当地棚租飙涨时,黎老板与家人毅然决然南下,在乌石小棚园区承租了36张棚,至今已经养了3季。


相比于周边的惨淡,黎老板的这一季虾,成绩相当亮眼,36张棚成功33张,均产1600斤/棚以上。


据他介绍,这一季虾从3月11日开始放苗,密度约为54000尾/棚,5月29日开始起虾,一直持续到端午,规格在24-27头/斤,总产量超过52800斤,净利润17万元。


b0658a07599c5c39e7919442caf82d1b.jpg


在行业整体亏损的情况下,黎老板依然能有较好的盈利,原因何在?


他表示,关键在于水质和管理。“如果水没调好,容易出现慢性肠炎,一下雨就容易掉苗;其次是弧菌的控制;第三个是肠胃健康,这三个问题如果没有处理好,虾不可能养好。”


对水质和管理,黎老板表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手法。例如在肥水上,一般都是用粉肥、培藻膏和糖蜜之类的产品,但具体怎么放,什么时间放,配比如何,看个人养虾的手法,不是用得越多就越好。“在肥水产品上,有人一组棚一天用1000元,我用不到500元,但我的虾就是长得块,同样规格,比别人早一个月出虾。”


而黎老板的秘诀,一是他舍得用菌,二是饵料的品质。只有做好日常管理的同时,注重细节,控制好成本,才能顺利渡过行情的低谷期。

 

87e1394b742d53b185a5b247630a08a3.jpg

广东粤海(霞山基地)营销部长苏招与黎老板(右)共贺丰收


“以前20多头的虾有21-23元/斤,现在18元/斤,苗、料、动保、棚租都这么贵,如果不会养,控制不好成本很难盈利。像去年用其他料,料比有的1.4、1.5、1.8,甚至高达2.1,相当于2斤料才养1斤虾,这样高的料比,按照今年的价格,就算所有的棚没有一张掉苗,养出来也要亏本。我这一造用的粤海的‘棚虾王’,料比1.18,每斤虾的成本基本控制在15元/斤以下,所以还能赚一点。”黎老板表示。


其实,黎老板2023年刚到湛江时,用的是其他品牌的饲料,当时第一季养中造料比1.47,第二季超过1.8。因为料比过高,才在今年这一季转用了粤海的“棚虾王”。


“这一季用下来还不错,时间短,长速和保苗率都还可以,80多天20多头,有一张棚79天27头/斤,抓了1600多斤,料比还可以。这个园区有20多户,今年我们有几家吃粤海的料,下一季吃粤海的会更多。因为大家天天在一起聊天,知道哪家好就用哪家的。”

 

c1b3f46656762cab09cee3c656da8135.jpg


铁杆新粉的极度信任——相信他不会忽悠养殖户


在拜访黎老板的同时,笔者偶遇了同园区同一天起虾的毕老板,基于想多了解小棚春茬虾养殖情况的想法,笔者与之攀谈。


毕老板与黎老板一样,是咸宁人,2019年底,在考察了解了当地朋友养虾的情况后,决定下海在江苏养起了小棚虾,2023年5月开始转战湛江乌石。


与黎老板相比,毕老板的这一季虾,用他本人的话说,勉勉强强算过得去,能保本,顶多赚个人工钱。“这一造天气影响太大了,下了一个多月的雨,虾容易出现应激。”


据了解,毕老板在3月3日放苗,密度55000尾/棚,起虾规格在24-28头/斤,6月9日抓完。最好的一个棚,产量接近1800斤。


 0d12e3432a705da8d0ddb505a73bc78a.jpg

毕老板(右)与苏招在起虾前合影


对今年这一季虾能保本,在毕老板看来,粤海“棚虾王”的高长速和低料比功不可没。


“粤海的饲料进来后,我们用了,料比确实可以,好一点的棚,料比1.1多一点,再差一点的棚,也是1.2多,不到1.3。长速也不错,正常90天都能达到26-28头/斤,有的可以达到24-25头/斤。不管是料比还是长速,比一般的饲料强,粤海在我心目中,尤其是两广市场,还是可以的。”说起粤海料,毕老板赞誉满满。


据他透露,当时粤海饲料进驻乌石小棚园区,还是缘于他及老乡的推荐。“上一造我就想用他们的料,想把粤海料引到园区来。但当时细节还没谈好,所以才从这一季开始用。”


众所周知,华南小棚虾是以一种“地产开发”的形式兴起的,对承租的用户有控料的要求,没有获准进驻园区的饲料品牌,承租户想用也用不了。作为一个刚进入这片市场养殖的新用户,毕老板为何对粤海“棚虾王”如此推崇并力主推荐?


“首先,我觉得粤海作为本土企业,我想它对当地的水质、土质都有一些研究,饲料不会差;其次是因为粤海负责这个区域的负责人苏招部长,他为人挺好,在跟我洽谈了多次后,我感觉这个人比较正值诚信,应该不会忽悠养殖户,这一季用下来,还不错。”对粤海品牌的认知和对粤海对接人员的认可,是毕老板做出选择的要因,所幸,他的选择没有辜负他。


凭借着高长速、高保苗率、低料比的优秀数据,至此,粤海“棚虾王”在乌石小棚园区厚积薄发,显现出了“虹吸现象”,饲料销量不断攀升。


658eb8ea54e089ef41c3a33602d49baf.jpg


机会,永远优先留给有准备的人。


三十年栉风沐雨,三十年春华秋实。以虾料起家的粤海,用30年的坚守,以质量为本,成功打造了“智造粤海”、“品质粤海”的品牌形象。


在小棚虾刚在华南兴起时,提前做了技术配方研发储备,并于2022年底隆重推出符合华南养殖特点的小棚虾专用料——棚虾王。最终,这款以高成功率、高健康、高长速,低料比,低蛋白,低损耗的“三高三低”特色产品,成功扎根华南小棚园区,帮助养殖户降本增效。


7e53330b381f1389718ef3c0f7a0adc9.jpg


后记:

实践出真知。如今的华南小棚,经过两年的摸索,投资和养殖都日趋理性,评判标准也日益严苛。不管是苗种、动保还是饲料,企业要想瓜分其中的蛋糕,不能抱有一丝侥幸,尤其是饲料企业。


在近年来低迷的虾价行情下,饲企的竞争已经日益白热化,几大饲料集团争相逐鹿,正在上演真刀实枪的近身肉搏,中小饲企甚至还没进场就失去了参赛资格。未来,这片市场谁能问鼎,关键看在产品和服务上,谁能获得更多加分。但不管如何,对养殖户来说,都是一个利好。


5d9d44dc772a4b2d191bcb6a771b97c4.jpg


fb088539118d9e86d5baae79804d124c.jpg


e3a7b471d74f6e064b971786bb4f0b90.jpg


d81a5f3452977ad091672d573ce171df.jpg


7d57327d74ca4d8012abdbc332837f9b.jpg


89b8089d4b9d86cb1978e41ec3fa26cc.jpg



Copyright © 腾氏水产商务网 粤ICP备2022082872号
网站声明:站内转载或引用文章若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粤公网安备 440801020001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