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狂赚330万!这位大水面老板采用纯生态养殖,有机鱼“游”出绿色财富

来源:腾氏水产商务网 时间:2025-04-30 10:35:37 查看:

袁刚站在一旁,眼神中流露出对这片水域的热爱与自豪。他向小编透露:“这个2700亩的大水库,一年能带来300多万的收入,而且产出的都是绿色‘有机鱼’!”


f906fca6fd91a049ce356433f5bd367f.png


据悉,袁刚养鱼16年,楚天艾科(武汉楚天艾科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渔肥也用了16年。这款渔肥不仅能促进花白鲢快速生长,实现1斤肥长1斤鱼,而且确保了鱼的品质。


2700多亩大水库,一年净赚330万元


2009年,袁刚正式接管父亲位于徐州铜山区的2700多亩水库。


从其他行业跨界过来的他,几乎是“零”基础,但通过与其他养殖户或技术老师的悉心请教,不断精进养殖技术。


然而,如此庞大的养殖规模,在综合提效的同时,投入的成本也是巨大的。


袁刚透露,水库每年的固定投入至少在300万元以上,包括承包费、购苗、人工、肥料等各项开支,其中单单承包费一项就高达150万。


因此,在有限的养殖空间中,养出更高产的鱼,卖出更好的价格,才是大水面养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这些年他主要养殖花白鲢,放养比例会根据市场行情的变化而变化。


据悉,往年大规格的白鲢单价能超过3元,而去年5斤多的仅为2.6~2.7元;3斤多的花鲢在上半年通常能卖出7元以上,价格低时也有6元左右。


最近几年来,袁刚逐渐加大了花鲢的放养密度。


2024年,花鲢的占比达到95%,净增产达到300斤/亩,今后他还想要冲刺350~400斤/亩。


微信图片_20250430104128.png


根据统计,去年2700亩的水库共售出花鲢90万斤,白鲢近10万斤,花白鲢的产值达到500多万元,底层鱼和垂钓(鲤鱼、鲫鱼、黄颡鱼等)的收入各为80万元,扣去成本(330万元)后,总利润达到330万元,且剩余的库存鱼(花白鲢)还有50万~60万斤。


通常情况下,袁刚会在每年的6~7月份投放花鲢苗,到年底可养到1.5斤,次年6~7月份开始上市,规格可达3斤以上;而白鲢只需养殖3~4个月,达到1.5斤规格即可上市。


今年,他在2~4月份持续放苗,花鲢苗规格从5~6两到1~2斤不等,6~7月会再次补苗,最终花鲢亩投放量将达到130尾,白鲢投放30~40尾,采用楚天艾科的“二八模式”进行养殖。


与艾科结缘16年,1斤肥料长1斤鱼


据悉,自养鱼的第一年起,袁刚便与楚天艾科合作,至今已携手走过第16个年头。


多年来,楚天艾科把渔肥这一单品做到了极致。


经过不断的迭代升级,推出的“全价渔肥”针对大水面养殖设计,通过精准复配藻类所需的营养元素,提高利用率,实现了1斤肥料可长1斤鱼。


袁刚强调,全价渔肥作为一种复合型微生物肥料,其配方会根据气温的变化以及池塘有机质的差异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的环境需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一湖一库一模式,楚天艾科会根据我们水库的具体情况及养殖阶段,量身定制养殖方案和产品配方,并提供全程一站式技术跟踪服务。”


每年4月中旬开始使用艾科全价渔肥,水温在20℃以下时,每次用2~4公斤,七天一次;当水温大约20℃以后,基本3~4天施肥一次,一次2公斤。


同时,他还搭配使用适量的芽孢、乳酸菌,主要用于分解有机质、抑制蓝藻的爆发。


微信图片_20250430103744.png


在日常管理中,袁刚密切关注水质变化,每隔4~5天进行一次水质和藻相的检测,同时观察水色和透明度,确保及时补充所需元素。


袁刚坚信,一塘好水,是养鱼成功的关键。使用全价渔肥的水体肥度好,藻相稳定,透明度常年保持在20~30公分,非常适合花白鲢的快速生长。



注重品质,成功申请“有机产品认证”


凭借得天独厚的天然水库资源,以及纯生态的养殖模式,袁刚所产出的鱼品质已达到“有机鱼”标准,并成功申请到了国家级“有机产品认证证书”。


他深知,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不仅要追求产量,更要注重品质。


因此,在养殖过程中,他始终坚持生态养殖的理念,不使用任何违禁药物和抗生素,确保每一条鱼都是健康、安全的。


“食品安全始终是国家和老百姓最为关心的问题,生产有机绿色水产品,无疑是水产养殖行业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他说道。


袁刚相信,在自己的不懈努力和楚天艾科等合作伙伴的鼎力支持下,他的水产养殖事业定能蓬勃发展,越做越好。


微信图片_20250430104327.png

Copyright © 腾氏水产商务网 粤ICP备2022082872号
网站声明:站内转载或引用文章若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粤公网安备 440801020001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