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看早知道!关于提升牛蛙蝌蚪的成活率,这些细节要注意!

来源:腾氏水产商务网 时间:2023-07-25 09:04:00 查看:


随着牛蛙产业链的健全,牛蛙养殖已经开始在全国风靡;从牛蛙繁育、幼蛙养殖再到成蛙的养殖和流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虽然牛蛙的全产业链慢慢在健全,但是在养殖端口,还面临巨大的挑战,譬如牛蛙病害防治技术、牛蛙繁育技术以及牛蛙蝌蚪养殖技术都面临着巨大的养殖技术缺口,由于新进入的养户较多,更是加大了养殖技术和病害防控技术的压力,随着成蛙养殖的增多,如何提升牛蛙蝌蚪的养殖成活率成为了重要的养殖技术研究方向,笔者根据多年的实战经验,总结了一些关于如何提升牛蛙蝌蚪成活率的方法,仅供读者参考。


一、牛蛙蝌蚪的食性研究


牛蛙养殖的时间虽然长,但是对于牛蛙蝌蚪食性的研究少之又少,很多一线的养户,全靠经验在摸索,一直找不到很好的方法提高蝌蚪的成活率,在一线养殖过程出现清水养殖蝌蚪、肥水养殖蝌蚪、高蛋白养殖蝌蚪等多种蝌蚪的养殖模式,但是每一种都没有得到很好的效果,主要是对于蝌蚪的食性还没有研究透彻。蝌蚪食性的研究主要从其生理、食物要求、水质、亲本等角度出发。


1、牛蛙蝌蚪的生理特性


牛蛙由于属于两栖动物,在蝌蚪期,和鱼类一样,具有相同的生理特点,皆靠鰓呼吸,滤食池塘中的浮游生物,后来通过人工驯化以后,牛蛙蝌蚪开始投喂配合饲料,此时的牛蛙蝌蚪对于水质的要求和普通鱼类一样,水质指标必须保持在正常值范围内,且在蝌蚪10天内的早期,蝌蚪滤食浮游植物为主,应该培养池塘中适口的优质浮游植物,适当的调节水质有助于蝌蚪的生长,且保持充足的饵料,更好利于提高蝌蚪的成活率。

 

1690247288585.jpg


2、牛蛙蝌蚪对于食物的要求


牛蛙蝌蚪对于食物的要求特别高,特别是在人工驯化投喂配合饲料以后。早期的蝌蚪对于食物的高要求主要是体现在饵料的适口性、营养性、诱食性等方面。


2.1 蝌蚪饵料的适口性


由于在蝌蚪养殖过程中,早期摄食的第一口饵料很关键,直接关系到后期的成活率和生长情况,饵料不适口,蝌蚪摄食不均匀,大小差异大,后期的规格差距也会越来越大,所以饵料适口是蝌蚪养殖的关键一步,也是影响后面生产的重要一环。


2.2蝌蚪饵料的营养性


牛蛙在蝌蚪期间,早期的营养也非常关键,蛋白过高,会加重蝌蚪的肝脏负荷,蛋白过低,蝌蚪长速受限,所以如何做到蝌蚪的营养均衡很重要,不论是配合成品饲料,还是自配饲料,其中蛋白水平、氨基酸水平、维生素水平、微量元素水平很关键,营养不仅仅要均衡,更要容易吸收,所以选择以小肽物质为主要的小分子蛋白原是最好的,容易消化和吸收,且不加重蝌蚪肠道的负担,另外前期通过发酵后的饲料对于蝌蚪来说,适口性和营养均很好,特别是发酵后的酵母粉、发酵豆粕等,这些发酵后的饵料不仅仅营养均衡,而且极大减少蝌蚪的消化功能的负担。蝌蚪前期属于滤食性的,所以前期使用粉剂的发酵饲料是最好的选择,不仅仅可以满足蝌蚪的营养需求,还可以满足其摄食的习惯。

 

1690247318937.jpg


2.3蝌蚪饵料的诱食性


蝌蚪喂养期间,饲料除了适口性、营养性以外,最重要的是饲料的诱食性,如果诱食性不强,蝌蚪摄食减弱,同样也不利于蝌蚪的生长,影响其成活率。在一些研究中,表明煮熟的蛋黄比较有诱食性,但是操作不方便,成本也较高,所以在生产中,很多还是选择用饲料代替,但市面上的饲料质量参差不齐,导致喂养蝌蚪的水平和质量也参差不齐,如何解决蝌蚪饲料的诱食性问题,是现在主要攻克的方向,但是通过笔者十年的蝌蚪养殖经验和产品的使用感受,使用发酵型的饲料,其诱食性非常好,特别是以发酵酵母粉、发酵豆粕、氨基酸、维生素等配合的全熟化发酵料,更适合蝌蚪的肠道以及诱食。早期蝌蚪的肠道比较脆弱,消化和吸收功能还不完全健全,全熟化发酵料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不仅仅解决诱食性的问题,还能增强蝌蚪的肠道健康,增强蝌蚪的体质,成活率也会随之提升。

 

1690247346419.jpg


3、亲本对于牛蛙蝌蚪的影响


牛蛙由于保种育种的工作较为落后,近交繁殖,滥用药物等导致亲本退化,繁育出来的蝌蚪质量也随之大打折扣,很多一线养户也在反应这个问题,不仅仅繁育不好做,且繁育出来的蝌蚪成活率低,质量差,导致后期的养成阶段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亲本的退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蝌蚪的成活率,也制约了行业饿发展,后期做好保种育种、引种的工作尤为关键和重要。

 

1690247375517.jpg


4、外在条件对于牛蛙蝌蚪的影响


外在的条件对于蝌蚪的影响主要是包括:水流、水温、水质、光照等因素,水流主要是预防蝌蚪因为放养密度大导致缺氧,以及刺激蝌蚪变态;水温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蝌蚪的变态速度,水温在28度左右保持,是蝌蚪最佳的变态刺激温度,低于或者高于这个温度,牛蛙蝌蚪的变态时间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水质主要盐度、亚硝酸盐、氨氮、PH 等指标,一定要保持在正常值范围类,超过正常值,会加大蝌蚪外界的胁迫压力,造成应激,从而降低蝌蚪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至于光照的管理,主要是搭建遮阳网,便于控温和避免直射,这样让蝌蚪保持在稳定的环境中生长,其成活率自然会得到提升。


二、牛蛙蝌蚪日常管理


养殖牛蛙蝌蚪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网箱、土池、帆布池等模式,但是不论怎么变换养殖模式,日常管理是很重要和关键的一环 。日常管理主要是包括投喂管理、人工管理、生产管理等环节:


1、投喂管理


牛蛙在蝌蚪期间,不建议突然加大投喂量,可以根据蝌蚪的摄食情况、蝌蚪的数量、水质情况、天气情况进行调整,投喂主要是以发酵甘润料为主(即一半干,一半湿润),在投喂的过程中多选择几个投食点,从面到点的减少,从而方便以后的驯化。蝌蚪中后期,最好选择比较适口的饵料,由于很多饲料厂由于做工工艺的原因,没有完整的从粉料到膨化料的全系,所以选择饲料的时候,一定要兼顾池塘中蝌蚪的大小,必要的时候做好分箱。

 

1690247394508.jpg


2、人工管理


人工管理也是蝌蚪成活率提高的关键,一天投喂几餐,蝌蚪的长势情况如何,是否需要加减料,是否开始变态,是否精细化巡塘等,都是人工管理的关键,对于人工的管理,笔者建议可以次啊去卡片式的管理方式,将一天的工作安排好,然后通过卡片,完成一项,在上面标注,以方便检查哪些工作做漏掉。


3、生产管理


生产管理主要是日常的巡塘、蝌蚪密度大以后的分池工作等,生产管理在于细节,可以定期检查打样水质和蝌蚪,观察水质和蝌蚪的长势以及健康情况,并详细记录下来,形成完善的生产资料,便于查阅,生产管理的精细化,是未来牛蛙养殖是否成功的关键,管理到位,会解决很多的问题。蝌蚪养殖也不另外!


三、牛蛙蝌蚪期间常见的病害


在牛蛙蝌蚪养殖期间,病害是危害蝌蚪成活率的重要一环,了解和认识牛蛙蝌蚪期间常见的病害,是保障蝌蚪成活率的关键因素。


1、水质恶化引起的问题


水质恶化引起蝌蚪出现问题主要是:氨氮、亚硝酸盐、PH、硫化氢等理化指标不正常引起的,应对的方案主要是:定期调节水质、消除水体中的残饵粪便,清爽水质,做到微流水养殖,勤换水,换适当的水!

1690247433421.jpg


2、细菌感染引起的问题


细菌性感染引起蝌蚪的疾病主要包括蝌蚪的出血病、红嘴红尾病、烂身病、溃疡病等,该类疾病主要和细菌感染有关,同时水质恶化、以及营养性问题也会引起这些疾病的发生,所以在平常的管理中,注重消毒杀菌的工作,特别是暴雨以后,更要注重水质的调节和水体病原微生物的杀灭。

 

1690247451335.jpg


3、病毒感染引起的问题


病毒感染引起的蝌蚪疾病现在也越来越高发,其典型的病症有蛙虹彩病毒、蛙病毒等,病毒疾病在蝌蚪上引起的死亡率很高,一旦发病,很难治愈,所以在平常的管理中,不仅仅注意水体病原微生物的杀灭,更要注意蝌蚪的内服保健,增强蝌蚪的体质,增强蝌蚪的抗病能力和免疫能力。

 

1690247484256.jpg


4、真菌感染引起的问题


在低温放苗的时候,极易因为机体损伤感染真菌,导致蝌蚪发病,在低温放苗的时候,一定要做好抗应激和消毒杀菌的工作,而且保持水体有一定的肥度,可以极大降低蝌蚪感染真菌的几率。


5、寄生虫感染引起的问题


 蝌蚪感染寄生虫,一般是车轮虫、杯体虫、蛙片虫、肠袋虫等寄生虫,在进苗的时候,做好防疫检查,蝌蚪进塘以后,也要时刻注意蝌蚪的健康情况,定期打样检查,在寄生虫寄生到一定的数量的时候,一定要进行杀灭,不然后期会导致继发感染,蝌蚪成活率也会降低。

 

1690247508476.jpg


四、总结


提高牛蛙蝌蚪的成活率不仅仅关乎于一方面,从牛蛙蝌蚪饵料的选择、日常管理、病害防控以及生产管理等全方面出发,在生理上注重营养保健和提升蝌蚪的免疫能力,了解蝌蚪的习性,才能提供更好的养殖方案;从生态上,一定要注重水质的养护,避免出现常规的理化指标的超标情况,更要注意消除外界胁迫因子的影响,消除水体的残饵粪便,清爽水环境;在生产上,注重病害的检测,定期打样检查,做好生产记录。从生理、生态、生产三面入手,三者有机结合,才能提升蝌蚪的成活率,提高我们的养殖成功率!

 

1690247612872.jpg



Copyright © 腾氏水产商务网 粤ICP备2022082872号
网站声明:站内转载或引用文章若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粤公网安备 440801020001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