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资深专家解读:“玻璃苗” , 另一种由高致病性弧菌感染所导致的疫病 !

来源:腾氏水产商务网 时间:2024-10-14 14:21:39 查看:

众所周知,弧菌在对虾养殖过程中,在一定概率上与弧菌物种相关的感染问题对养虾构成重大挑战,因为他们与多种综合征和疾病有关,忽视这些感染会导致对虾死亡率上升。弧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水生和沉积物环境中的细菌属,其特点是患病率高,大部分种群经常存在于各种海洋生物中。


在对虾育苗场,弧菌物种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或滋生,这些包括通过种虾、无节幼体、水源、单胞藻、活饵或管道设备等。此外,它们可以通过人员、设备、皮肤或通过气溶胶传播(Shinn 等人,subm.)。尽管各种各样的弧菌病原体与虾类养殖中的疾病有关,但在这里,我们重点关注目前影响对虾行业的主要的弧菌种类,以及如何通过良好的养殖和卫生规范、生物安全、监测和消毒来控制它们。


玻璃苗病


玻璃苗病(TPD) 也称为高致死弧菌病 (HLVD)、仔虾期透明病 (GPD) 或细菌玻璃化综合征 (BVS),是南美白对虾仔虾期(PL) 的一种疾病状况,导致中国(2020 年初被发现)和越南的对虾高死亡率。TPD 有两个主要症状。首先视觉可见,受影响的仔虾,尤其是在仔虾2~4 期,明显出现肠道空、无色,肝胰腺颜色半透明,活动迟缓。通常会放苗后 的第3~5 天发病,而在感染后几个小时内出现死亡,在 24-48 小时内高达 80-100%死亡率。组织学检查显示,肝胰腺和中肠细胞的表层大面积脱落。关于玻璃苗病的两个潜在原因:第一,这是由携带热不稳定溶血素基因(即 tlh 或 ldh 基因)的副溶血弧菌菌株引起的。第二,某些玻璃苗病实例可能归因于 RNA 白石病毒(Marnaviridae 病毒科)的感染(Xu 等,2023 年)。

46471fb9a2c1f166f9423b65379ce520.png


afdabed2a94acae18b7b67453428b305.png


目前,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的具体比例仍不清楚。为确保准确性,未来的研究应该明确说明感染是源于携带溶血素基因的副溶血弧菌致病菌株(即 VpTPD),还是来自白石病毒感染(即白石病毒TPD)。


因此,无法单纯从肉眼上看到的空肠空胃来判断虾苗是否为受玻璃苗致病原的病害所感染,这应该通过分子诊断测试进行验证。


根据Yang等(2022年)的研究报道,有效地表明,玻璃苗病归因于携带热不稳定溶血素基因的副溶血性弧菌。他们是通过一些系列试验得以证明该结论。首先,对受感染的虾苗样本的PCR测试结果为AHPND(急性肝胰腺坏死病)阴性。


随后,用TCBS扩培的细菌菌落攻毒样本,导致显著高的死亡率,表明细菌因素的存在。进一步的实验包括对受感染的对虾样本进行超声处理从而将细菌细胞破碎,然后用处理后的样本攻毒健康对虾,结果为相似的高死亡率,表明存在毒素致病。此外,将受感染水池中的水通过0.2微米滤膜过滤以去除细菌和大多数病毒,结果未出现死亡,所以,能够排除病毒作为病因的可能性。最后,通过16S、以及与GenBank中的序列比较后发现了热不稳定溶血素基因,确认了该病原。


关于热不稳定溶血素基因导致玻璃苗发生的更多依据


875e332b13597948fae07bc161f8a993.png


首先,ldh基因与细菌的染色体相连,这使其不像编码Pir-like毒素(PirAVP和PirBVP)的pVA1质粒那样容易传播到其他弧菌物种,目前已有几种弧菌菌株感染了pVA1质粒,所有这些菌株都可能引起急性肝胰腺坏死病。


热稳定直接溶血素(TDH或TSD)和热不稳定溶血素(TLH或LDH)之间的区别在于它们对于温度的耐受性。前者在 100°C 的温度下 10 分钟内不会灭活,而热不稳定溶血素即使在较低温度下也可以失活。


正常虾苗,用特殊摄影设备拍摄


关于热稳定直接溶血素基因的来源,它在大多数环境菌株的副溶血性弧菌中不存在。然而,它存在于某些霍乱弧菌非O1菌株和某些副溶血弧菌中,有趣的是,它在所有霍利萨弧菌(V. hollisae)菌株中都存在。虽然大多数副溶血性弧菌菌株中没有TDH基因,但一些可以引起人类问题的菌株携带两个TDH基因序列。导致对虾TPD的菌株携带一个TDH基因序列。


68b69b88c07aaa4f31c2ce92ee4c36c0.jpg


关于副溶血性弧菌如何感染的问题存在一些争议。这可能是通过插入序列样元素(ISV)的作用,将溶血素基因插入细菌染色体,从而使细菌能够产生溶血素毒素。


由于篇幅有限,我们后面会继续给大家介绍急性肝胰腺坏死病和玻璃苗病如何检测,如何做好生物防控。敬请大家继续关注!


参考文献

Dangtip et al. (2015) Aquaculture Reports, 2, 158-162. Intriago et al. (2023) Aquaculture International, 31, 3363-3382.

Intriago et al. (2024) Microorganisms, 12, 1186. Shinn et al. (subm.) Aquaculture. Vicente et al. (2020) Aquaculture, 519, 734708.

Xu et al. (2023) Virus Research, 324, 199026.

Yang et al. (2022) Aquaculture, 576, 739817.

Zacarias et al. (2020) Aquaculture, 532, 736033.

Zou et al. (2020) Pathogens, 9, 741.


Copyright © 腾氏水产商务网 粤ICP备2022082872号
网站声明:站内转载或引用文章若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粤公网安备 440801020001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