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腾氏水产商务网 时间:2023-08-01 11:45:35 查看:
作为又一个产值过千亿的品种,牛蛙在行业内备受关注。在2015年至2022年,短短的7年时间内,产量由17万吨增至70万吨。其餐饮消费端的火热,带动养殖产业迅猛发展。与此同时,牛蛙又因其养殖密度过高、尾水排放不合理导致水源地受污染,和抗生素超标,危害食品安全而被诟病。
2023年,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广州观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华南农业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等单位制定的《牛蛙生产全程质量控制技术规范》(NY/T4328-2023)(以下简称《规范》)颁布,于8月1日实施。该《规范》作为首个专门为牛蛙制定的国家行业标准,相关技术指标为整个牛蛙养殖的产前、产中、产后提供指导,提升养殖户养殖水平、优化产业结构、引导牛蛙行业规范发展,使整个产业更符合国家食品安全以及环境生态安全的要求。
本规范的主要起草人之一——上海海洋大学胡鲲教授主要负责牛蛙中药物残留风险和产品质量方面的工作。日前,笔者专访了胡鲲教授,对该规范做进一步的解读。
上海海洋大学教授胡鲲
简介: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国家水生动物病原库主任;水生动物类执业兽医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食品法典委员会兽药残留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水生动物防疫分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水产学会渔药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新型渔药创制、渔药使用风险控制技术。先后主持和参与科研项目十余项,发表研究论文百余篇。
当代水产:目前制约牛蛙行业发展的痛点有哪些?
胡鲲:当前我国牛蛙产业面临着养殖技术无标准、抗生素滥用和尾水污染严重等痛点问题。其中抗生素滥用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是公众最为关注的。去年“315”晚会里,就有牛蛙成品因药物滥用、不遵循休药期而导致药物残留超标的案例,这并不是特例,在这之前一些主流媒体也曾报道过一些大型牛蛙餐饮企业里的牛蛙药残检出率较高。此外,牛蛙养殖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关的养殖标准与引导,牛蛙场的尾水排放对水源地的影响,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值得关注。
当代水产:在牛蛙养殖过程中,主要有哪些病害?近几年牛蛙的发病趋势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胡鲲:根据现有的研究结果表明,危害牛蛙的病害主要分为细菌性疾病和病毒性疾病。
其中伊丽莎白菌感染引起的脑部疾病仍然是牛蛙最主要病害之一。根据我们检测数据分析,由于药物难以顺利进入靶器官,因此目前绝大部分国标抗菌药物,包括化药和中草药,对其抑制作用和治疗效果都不理想。
其次由气单胞菌引起的细菌性肠炎,也是导致恩诺沙星用量超标的主要原因。
除此之外,牛蛙养殖过程中还会因营养因素,或是外源性物质(如水中氨氮、亚盐、pH值等指标长期超标或者不在平衡状态)刺激神经导致肝胆代谢紊乱,引起肝胆综合症。
目前造成养殖伤亡较严重的就是这三类病害。
当代水产:近些年来,牛蛙频繁被检出药残超标,其中“恩诺沙星”药物残留超标的案例最多,其次是呋喃之类的禁用药。“药残蛙”为什么会频繁出现?
胡鲲:造成“药残蛙”频繁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且复杂的。
一是牛蛙种苗尚未建立有效病原检测机制。参照南美白对虾,现在无论是苗企、还是养殖户都已经能够清楚认知到虾苗检测的重要性。但传统的牛蛙养殖模式中,苗种的病原检测是常被忽视的一环。也就是说,养殖户买到的蛙苗很可能就携带特定疫病病原。
二是尾水污染导致细菌滋生。传统养殖模式中时常因为养殖密度过大,尾排水没有得到彻底的处理,导致氨氮超标。这种环境下,极容易滋生例如气单胞菌、伊丽莎白菌这类病原。
养殖过程中,养殖户为了避免大规模的死亡,就会超量用药或者违规用药。甚至是用了药之后没有经过休药期就进行上市这一情况。
当代水产:除了药残问题,相关实验证明,牛蛙对大多数抗菌素类药物产生严重耐药性。这是否是导致蛙类的发病率居高不下的原因?
胡鲲:现在养殖端出现的一个问题:发病率越来越高,用完药不见效。除了养殖管理综合体系存在不足以外,超计量使用药物造成了一定的耐药性的风险。
举个例子,根据食品安全的相关标准要求,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的总和有限量要求。已有的风险数据表明,2017年到2022年,以上二种药物总和残留超标率较高。
而且像恩诺沙星这类抗菌药物,极容易产生耐药性。我们在实验室测试过,它对常规的水产动物病原菌,包括弧菌、气单胞菌等,短期内耐药性可以呈十倍,甚至数十倍上升。因此现在药物用得越来越多,但是反而用药效果变得不好。
当代水产:现在各地积极推进用药减量行动,但蛙类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养殖户该如何应对?
胡鲲:我们要从综合的角度去看待牛蛙的病害防控,单纯减少用药并不能解决养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它的产前、产中、产后,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到位。首先是要选择合适的养殖模式,然后选用无病虫、完整无损伤的健壮种苗,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对种苗进行检疫;在饲料及其添加剂、兽药及调水用品的选择上,选择可靠优质的品牌;尾水排放应符合SC/T 9101的要求或各地出台的地方标准。
当代水产:您有什么用药方面的建议给到养殖户?
胡鲲:从用药方面来看,防治病的药物参照《水产养殖用药明白纸》,就是说一定是还要按照国家的规定的法律法规去使用药物。在我们这次公布的《规范》中,详细地规定了相关药物允许使用的种类和不予以使用的种类。不要使用违禁药物,使用合规药物的过程中,要遵循相关的安全使用的技术规范,并严格执行休药期。
因为牛蛙是两栖动物,跟鱼虾蟹都不一样。以前我国在牛蛙这一品种上存在一些基础性的数据空白,如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基础参数。
作为病害的综合防控手段,在种苗、培育期间,可以使用1 号文件允许范围内的中草药、微生物制剂这一类产品作为投入品的补充或化学药物的替代。在前期我们也做了大量的尝试,比如用凝结芽孢杆菌等微生物制剂拌料、喷淋和使用水环境改良剂对水质进行改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甚至抑制病害的发生,综合措施得当,能够减少30%以上的死亡率。
当代水产:除了养殖过程中要规范使用投入品,《规定》对于上游的种苗、饲料、动保等企业在接下来的研发、生产方面也是有指导作用的,您认为动保企业在产品研发方面有哪些新的思路?
胡鲲:我认为,动保企业在行业标准许可范围内开发新产品仍有很大的空间。据我了解,去年牛蛙相关的动保投入品已经有数亿元的规模。在细菌病的防控过程中,无论是化学类、微生物类,还是能够纳入到药食同源范畴的中草药,都是众多投入品企业针对牛蛙这一品种开发新型产品的有效渠道。
我们通过使用微生物制剂拌料、或者制成发酵饲料的方式能够有效地降低细菌性肠炎。细菌性肠炎的发病情况减少后,实际上就等于减少恩诺沙星等药物的用量。这样的替代方案在没有使用化学药物的情况下,微生物能够将细菌性肠炎的损失率降低25%-30%。
此外还有中草药制剂及其提取物、微生物发酵提取物也能通过拌料的方式降低肝脏的应激损伤。像我们前面的伊丽莎白菌,虽然寄生部位是在神经系统和脑组织,但是通过对外部水源的消毒、喷淋,达到保持水环境以及蛙体表的菌群结构稳定,或者优化它的菌群结构的作用,从而有效地抑制伊丽莎白菌在内的一些致病菌、有害菌。